提到“服务机器人”,你脑海中***个画面是什么?是短视频中与宠物斗志斗勇的扫地机器人,还是在疫情期间穿梭酒店实现无接触配送的物流机器人?其实,机器人的价值早已不仅限于此。
2017年,美国佛吉尼亚州就为机器人提供了与行人等同的路权。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判断,2021年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。我们认为:服务机器人是智慧城市新蓝海。作为一种具备完整连接计算能力、突破时空限制的城市新单元,并引发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新探索。
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。本文聚焦智慧城市的重点场景中的服务机器人,应用场景覆盖政务、交通、安防、娱乐和服务等。
全面数字化已经来临,世界将进入物理与数字空间紧密结合的全真互联网时代。全真世界有四个关键技术点:现实虚拟化、虚拟真实化、全息互联网、智能执行体。
机器人正是连接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智能执行体之一。机器人拥有“感知、互联、计算、交互”四大特征,使其可以建立人、环境和机器人三者的互联机制,促进城市治理、服务、生活数字化水平的提升。
图表1 机器人作为智能执行体四个特征,实现人-环境-机器人互动的三大功能来源:腾讯研究院(一)四大特征
1.感知
机器人是全面感知信息的终端,一定程度上突破时空限制,通过对环境信息的采集,用数据建立物理空间、社会空间的数字化模型。机器人可以通过多模态的感知方式,如架设传感器、雷达、摄像头等,对物理环境中各形态的物质及光、声、热的信息进行全方位捕捉。此外,机器人还是移动的感知终端,可以在海陆空三域活动,进入人类、其他设备难以接近的空间。
机器人3D视觉的发展,使其能够获取现实三维场景完整的几何信息,利用带有深度信息的图像来实现对于场景的精准数字化,从而实现高精度的识别、定位、重建、场景理解等功能。
2.互联
在收集环境的数据和自身运行的数据后,机器人可以将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,从各个维度提供城市运作的动态规律。
3.计算
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获得计算和决策的能力,不断学习新的数据完善算法,提升准确率,并通过安装新算法、新模型完成功能迭代升级。
4.交互
除了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,机器人还通过对人类手势、语音、表情的捕捉识别需求,进行智能交互,并实现如人机共驾的合作模式。
(二)三大功能
1.城市服务的入口
线下服务在工作时间和地理位置上都有很多的限制,机器人作为人与数字空间连接的入口之一,即时响应各种需求。机器人还可以通过数据、感知自发识别需求,提高城市服务的智能化水平。
2.远程操作的载体
机器人能够打破物理空间的约束,在不需要人作为媒介的情况下与物交互,从而代替人类完成复杂、繁琐、危险的任务。在远程呈现、VR、AR等技术的加持下,机器人将一个空间的人或物的虚拟形象投射到另一个空间,创造远程监控临场感,提高远程工作、人机合作的效率。
3.群体智能的单元
机器人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局域网共享数据,也可以在近距离通过传感器交换数据实现相互协作。在传感器因环境噪音或活动范围过大而受到影响时,机器人运用分布式强化学习和神经网络实现空间自主划分,或是学习响应不同突发情况的规划算法,实现具有自组织性的群体智能。
全面赋能:
服务机器人助力城市数字化升级如今,智慧城市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:从条块信息化转向全面数字化,从系统建设转向可持续运营。社会(人)、物理、数字空间将全面融合,因此需要连接这三个空间的执行体完成智慧城市的新一轮升级。这是服务机器人在智慧城市中的独***值所在。
更多资讯:服务机器人